申彦阳
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。党员领导干部要将自己的心思牢牢扎根在群众的“服务区”内,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,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、感情上贴近群众、工作上依靠群众、发展上为了群众,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以百姓之心为己心,用心倾听群众烦心事,做群众的“知心人”。“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”治理之道,莫要于安民;安民之道,在于察其疾苦。要善听群众“呼声”,倾听群众最真实的想法,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,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从“牢骚话”里听懂他们的真切感受,从“吐槽”音中听懂他们的难点、痛点,从“责怪”中听懂他们心中的不满。要聆听群众“心声”,带着问题听、带着感情听、带着思考听,把群众不肯说、不敢说的心里话反映出来,问出“人间烟火气”,悉心揣摩群众的话外音、弦外意,摸清基层的“弯弯坎坎”,找准问题根源和症结所在。
把群众冷暖放心头,用情解决群众困难事,做群众的“贴心”人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真正住在屋檐下的人才能深切体会房顶漏雨的危害,深入民间社会的人才能切身察知政令出现的问题,只有常串民门,才能做寻常百姓家的“常客”“熟人”。要“接地气”,接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真感情,才能与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从群众角度想问题、做决定,才能做好事、做成事、做群众理解和满意的事。要“沾土气”,沉下心、俯下身、走进田间地头,摸民情、行民路,把群众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,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实施项目,都要切实可行、与群众密不可分。
倾尽全力为民服务,用力为群众办实事,做群众的“引路”人。“但愿苍生俱饱暖,不辞辛苦出山林”。心无百姓莫为官,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,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,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“丝发”小事。要端正权力观,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为民用权、廉洁用权,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行使权力的目标和追求,牢记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,当好人民的“勤务兵”、群众的“服务员”。要担当实干,敢于承担有挑战、有难度的任务,积极主动、知难而上,努力解决群众面临的烦心事、操心事、揪心事,切实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